新闻中心
您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香江廿年③|内地对港供水供南宫体育电数十载:“量”“质”双保障
时间:2024-07-12 14:52点击量:


  ng体育app下载澎湃新闻深入香港细部,触摸20年间香港各个领域的变化,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无论大小,均值得记录。

  澎湃新闻刊发的“香江廿年”系列报道,今天聚焦粤港两地几十年来尤其是20年来供水供电的故事南宫体育。

  在与两地民生息息相关的供水供电环节,从1979年第一条深港联网线多年后的今天,粤港两地联网的高压输电线年东深供水工程建成向香港通水,到50多年后的今天,每年对港供水8.2亿立方米,实现“量”与“质”双重保障,粤港合作不断深入。

  30多年的时间,香港成长为世界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与之毗邻的深圳也蝶变为创新之都,在繁华背后,水电相关企业以及它们的建设者、参与者,是城市的平凡英雄。

  6月21日,澎湃新闻()记者随“香江二十年 粤港共辉煌”香港回归20周年网络媒体采访团,到访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及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了解粤港电力合作及对港供水情况。两家公司的老员工也向记者回忆了二十年间保供电、保供水工作中的故事。

  在1860年以前,政府在主要河流上游地区为公众兴建小型池塘储水。虽然不断兴建水塘,但供水量仍不足以支持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用水需求。

  1963年,香港遭遇严重干旱,政府租用游轮到珠江口抽取淡水,并对市民限制供水,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供水四个小时,全港350万市民生活陷入困境,20多万人逃离家园。

  香港水荒引起国家的极大关注,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兴建东深供水工程,缓解香港用水困难。

  东深供水工程于1964年2月20日正式动工。“让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数以万计的工程建设者饱含激情投入工程建设,开山劈岭、凿洞架桥。

  1年后南宫体育,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它将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水位提高46米,使之倒流83公里进入深圳水库,再经3.5公里长的输水涵管送入香港供水系统。

  从1965年3月1日至2016年底,东深供水工程自投产运行50多年来,实现安全优质不间断地向香港供水,已累计对香港供水237亿立方米。

  这座以供应香港饮用水为主要目标的跨流域大型引水工程,工程设计流量100m³/s,设计供水保证率为99%,设计年供水能力24.23亿立方米。工程北起东江、南到深圳河,输水线年代以来的三次扩建和一次改造,东深供水工程从最初的每年对港供水0.68亿立方米上升到目前8.2亿立方米左右,每年输送给香港的水量占香港年食用水量的70%到80%。

  东深供水工程68km的输水线座泵站、两座调节水库、一座生物硝化站、两座电站,负责“守护”它们的是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维修部的数十名员工。

  郑巍已经在维修部工作十几年时间,如今是维修部总经理。他向澎湃新闻介绍说,维修部的工作包括三大块:对设备的预检预修,故障检修管理,更新改造管理。

  这其中,故障检修管理占用时间最多,尽管预检预修目的是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但设备还是会发生故障,尤其是在夏天。

  “基本上一年到头都比较忙碌,夏季更频繁。设备有多样性,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处理,快的话当天处理好,时间长的则需要两到三天。”郑巍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因为设备原因而影响供水的情况。

  在2003年针对东深供水工程的改造后,新系统的大部分机电设备、水工设施位于东莞塘厦以北。为了快速反应、及时排除各种故障,维修部于2003年1月由深圳迁至塘厦,并改革运作方式,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备有较强技术力量随时待命。

  当时,维修部的50名员工如期迁入新的办公地址,由此大部分人与家人分开两地,只有周末或节假日才能回家。

  “第一是态度,肩负着对香港人民的供水安全,任何工作都要严格对待;第二是责任心,面对这么多设备,无论何时都要小心谨慎。”他说。

  1991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授权成立深圳市东深公安分局,负责工程安全保卫及协助水质保护。

  从1991年至今,广东省人大、省政府先后出台了13个法规及文件以保护东深供水水质。一个省为一条河、一个工程专门颁布如此多的法规,在全国实属罕见。

  此外,广东省还划定了东江东深供水水源地保护区以及深圳水库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并部署东江上游河源、惠州两市封山造林,实行水源生态涵养。为了避免污染,河源、惠州地区,东深沿线的东莞、深圳地区主动放弃了不少经济项目,为保护水质作出了巨大牺牲。

  与出台法规相呼应,广东省、深圳市陆续设立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察分局东江监察局、东江流域管理局、深圳市东深水源保护办公室等多个水质保护机构,加强东深工程沿线水质的保护工作。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有了东深水的支撑,香港经济才迅速腾飞,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成为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正是有了东深水的支撑,深圳才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崛起为经济总量全国第四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黄冠能是南方电网深圳中调调度长,1989年从惠州调来深圳供电局的他是公司所有在职员工中唯一在调度工作了近30年的人。

  “2000年之前,我们值班调度员一直都只有2个人。香港回归那时候,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安全供电,领导特意安排了3个人值班,2个人加班,不过工作电脑呢,还是只有3台。”黄冠能回忆。

  “当年保供电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种既兴奋又紧张的复杂心情。那是深圳供电局自成立以来最大最重要的一次保供电,自己能参与其中,并顺利完成保供电任务,非常自豪。”他说。

  “2003年,非典在广东蔓延,形势不容乐观。为了减少在公交等公共场所被传染的危险,公司安排我们白天来单位上班,下班就直接去迎宾馆。也相当于一种主动隔离吧!为了预防固定电话话筒交叉感染,当时我们每人一部电话,上班带过来,下班拔了线带走,就像熊猫一样被保护起来。”

  黄冠能笑着说,“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因为调度员也就那么几个,一旦病倒,其他人也顶不上来。”他说,自己至今记得那时被其他部门的同事笑称为“深圳电网重要资产”。

  黄振梁是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巡线年参加工作的他是深圳供电局最早一批的线路工。

  黄振梁参加过1997年香港回归、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2012年香港回归15周年三次重要保供电,但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1992年,深圳电网最早的一条400千伏核深线投产验收。核深线是深港供电重要通道,是南方电网与香港11条联络线路之一。

  “那是深圳输电人第一次验收400千伏输电线路,也是第一次开展高空走线验收。”黄振梁回忆,“六七月份的深圳天气很炎热,由于山高路远,一大早出发到现场有时都快中午了,体力消耗非常大,每天只能走三到五档。后来索性就住在了附近,以便一早就上山工作躲开太阳。因为天气炎热,一些人甚至虚脱和中暑了。”

  一般400千伏电压等级导线平方毫米以上,但核深线截面的,高空走线时很容易晃动。

  “人走在上面深一脚浅一脚,一不小心还可能倒挂在线路上,特别惊险。”黄振梁说,虽然那是深圳输电人第一次参与400千伏架空线的走线验收,但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走线人才,自此之后走线验收成了输电管理所的一个优良传统,学习走线技能也成了输电所每年入职新员工的一门必修课。

  1979年,第一条深港联网线年,由广东向香港输送电力……截至2016年年底,粤港两地联网的高压输电线千伏线千伏线千伏线条,大亚湾核电站通过南方电网对香港输电337亿千瓦时,约占其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00万吨。

  南方电网在保障香港可靠供电基础上,加大对港供电网架建设,建立紧急支援机制,助力香港社会经济发展。

  2015年,南方电网公司与香港电力供应商签订《能源输送协议》,约定在香港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对港实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电能紧急支援,确保香港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南方电网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为香港电网提供调峰填谷,调频、调压和事故备用服务,自1993年12月机组投产以来应急启动成功率达100%。

  此外南宫体育,南方电网在2014年完成对香港青山发电公司30%股权收购(香港两家主要电力供应公司之一的香港中电持有青山发电70%股权)。目前,青山发电公司拥有龙鼓滩、青山和竹篙湾3家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693.3万千瓦。南方电网公司已成为香港中电服务香港252万客户、近八成市民的重要合作伙伴。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建平向记者指出,粤港两地的紧急支援是相互的。

  2015年,深圳山体滑坡事件造成输气管道受损,影响了香港青山电厂供气发电,当时,南方电网“不做任何盈利,不讲任何价钱”向香港供电。而2008年,内地遭受冰灾电力供应不足,香港方面亦超越原先的合作协议紧急向广东送电,缓解了广东的用电需求。